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51.
This article seeks to elucidate the concept of nuclear learning. It explores both the “nuclear” and the “learning” aspects of the concept. On the nuclear side, it distinguishes between learning basic facts about nuclear arms and drawing inferences about the larger implications of those facts. On the learning side, it discusses three issues: whether to use the term in a normative or value-neutral manne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earning that leads to a change in means versus learning that leads to a re-evaluation of ends; and whether learning only takes place at the level of individuals or whether there can also be learning by collective entities. The article argues there is no universal best answer to these questions and that the particular concept of learning that should be employed depends on the goals of the analyst. If the goal is to reduce the chances of nuclear war, however, one type of learning that will be important to consider is whether there is shared, cross-national learning.  相似文献   
152.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two influential American policy makers—Paul Nitze and McGeorge Bundy—wrestled with the idea of a norm against the use of nuclear weapons. Existing scholarship has overlooked how both Bundy and Nitze came to understand the idea of nuclear non-use, especially related to the credibility of threats to use nuclear weapons. Using documentary evidence from their personal papers, this article illuminates the thinking of Bundy and Nitze, finding that both engaged with the idea of a norm of non-use of nuclear weapons in their strategic writing and thought.  相似文献   
153.
当前,对ISAR成像和目标识别的研究很多,但用于ISAR成像和目标识别的目标模型大都相对简单.建立一种新的ISAR二维散射点模型,生成目标各种姿态的二维散射点数据库.首先选用3DS为散射点生成模型,以此为基础完成模型简化和信息抽取.然后根据目标姿态变化,计算转换坐标,并以F16战斗机为例生成二维散射点图像.最后采用步进频雷达信号对目标散射点模型进行ISAR成像.所建立的目标二维散射点模型可以用于ISAR成像和目标识别研究.  相似文献   
154.
设计了一种目标凝视自适应姿态控制方法,可以实现未知目标位置和未标定相机参数条件下的目标凝视控制。根据运动学方程提取出恰当的未知参数,从而将参数进行线性化表示;引入关于未知参数的势函数,确保参数矩阵的秩满足稳定性要求;采用了一个参数自更新律在线估计未知参数,提出了基于估计参数的自适应控制律。采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芭芭拉特引理,证明了目标成像位置与期望成像位置的误差可以渐近收敛到零。仿真结果表明:目标位置未知且相机参数存在偏差的情况下,该自适应控制器能〖BHDWG8,WK10YQ,DK1*2,WK1*2D〗〖XCSC.TIF;%129%129〗听语音 聊科研与作者互动 够有效地对深空目标进行凝视观测。  相似文献   
155.
研究了FBN、JF402 2种碳氟表面活性剂与发泡剂配伍后形成的水溶液在油面上的铺展及泡沫性能(发泡力和稳定性)。结果表明FBN、JF402的加入可提高体系的铺展能力。FBN的铺展性能好于JF402,但JF402泡沫性能好于FBN。  相似文献   
156.
针对三轴稳定的质量矩导弹姿态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进行参数寻优的模糊PID控制方法。在建立姿控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首先设计了姿态控制的优先级函数,然后根据实际的姿态控制系统,设计了遗传算法的性能指标函数和具体的优化策略,最后给出了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思路。仿真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7.
公安部科研项目“反应性物质热稳定性的分级方法研究”在国内首次利用绝热加速量热法系统研究了反应性物质的热稳定性。该项目研究成果在物质与生产火灾危险性辨识、火灾原因调查与分析等方面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在《工业企业防火》课程教学过程中,部分项目研究成果纳入了“影响储存和生产火灾危险性的因素”、“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仓库防火”以及“重大危险源辨识”等章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了更为深入地理解。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既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又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性意识。  相似文献   
158.
描述了用三轴加速度计与三轴磁强计测量地下钻头倾斜角、工具面向角和方位角的方法,给出了具体的系统结构和详细的姿态解算。针对由于钻具铁磁性材料引入干扰磁场对方位测量的误差,提出了利用当地地磁场进行方位角校正的方法,并给出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这种校正方法能够在不更换钻具即测量装置仍放在一段无磁钻铤内部的情况下,获得准确的方位角,因此可以大大减少无磁钻铤的长度,节省钻进成本。  相似文献   
159.
航天器无拖曳控制是实现引力波空间探测科学平台超静超稳运行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国内外各研究机构对航天器系统的动力学与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针对不同的探测频段需求提出了不同的探测任务。根据探测任务进行了航天器编队设计与控制的详细介绍和分析,对涉及的无拖曳与姿态控制、高精度惯性传感器与执行机构等原理和理论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针对现已开展的空间引力波探测无拖曳航天器在轨飞行的演示验证整体情况进行详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指出未来无拖曳航天器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60.
计算原子钟频率稳定度时,钟差观测异常会导致Allan方差出现较大的估计偏差。建立Allan方差的差分估计模型,根据钟差的差分序列统计特性分析了相关差分估计的噪声识别与白化等计算复杂度问题;针对上述难点提出一种基于Huber权函数的非相关差分抗差估计方法,建立一种非相关差分序列的构造方法,有效避免了复杂的噪声识别及白化计算;给出Allan方差的非相关差分抗差估计的推导,并对抗差过程引入的误差累积给出了一种抵消方法;给出完整的抗差估计方案,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对相位单点跳变、相位阶跃跳变具有显著的抗差能力,抗差估计可使异常引入的相对偏差由近200%降至10%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